中国网:白衣为甲 不负韶华——记南昌局集团公司南昌疾病预防控制所消杀科科长杨波

发布时间:2021-04-15 【字体:

2020年2月5日,杨波在南昌开往北京西D738次列车上进行消毒作业。张学东 摄
  作者:陈志宏 殷 杰 帅 昕
  参加工作10多年来,他立志白衣为甲,当好防疫卫士;从事冷门工种,投入极大热忱;做到细节到位,确保站车无恙。他充分做好思想、能力准备,在大任降临的关键时刻,做到冲得上去、豁得出来,始终把旅客安全放在最高、最重要的位置。他就是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铁路系统唯一获得者、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南昌疾病预防控制所消杀科科长杨波,一名为站车和旅客筑起防疫安全屏障的铁路防疫卫士。
  初心不改为战“疫”
  杨波是“85后”,2003年全国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时候,恰逢高考的他被钟南山院士的事迹激励,立志要做一名战“疫”勇士,便报考了江西医学院预防医学系,如愿以偿开启了“防疫人生”。因各方面表现优异,大学三年级时,杨波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2008年大学毕业后,他进入南昌铁路疾控所,干起了防疫消杀工作。
  防疫消杀这个专业,在铁路行业各工种中颇为小众。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已经担任多年消杀科科长的杨波带着5个“兵”,负责铁路江西片区所有站区及配属车底的日常消杀、防虫灭鼠工作。事多人少,照样干好,入行以来,杨波一天也未敢懈怠。刚参加工作那年,他的目光聚焦汶川特大地震的救援防疫,与曾在现场的两位同班同学密切交流,积累了一定经验。
  当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时,有着多年思想和能力准备的杨波率先向党组织递交请战书,主动要求“到铁路疫情防控最需要、最艰苦、最危险的地方去”。从去年农历大年初一开始,消杀科的工作重心转向防疫消杀。作为消杀科科长、江西片区防疫消杀的带头人,杨波身穿白色防护服,手持消杀喷雾器,迅速投身抗疫“战场”。
  那段时间,消杀如同打仗,既有“阵地战”,又有“运动战”。南昌地区的终到列车车底分别存放在南昌客技站、南昌动车所和南昌西动车一所、二所。这几处相距甚远,疫情防控期间列车入库时刻表也被打乱。同时,杨波还接到了在南昌、南昌西站站台开展就地消杀的新任务。起初,杨波带着他那支小小的队伍,每天奔波、四处转场。那段时间,只要坐进疾驰的汽车里,无论颠簸得多厉害,杨波都能快速睡着。但只要车一停,他又打起精神,背起沉甸甸的消杀喷雾装备,进站上车,筑起防疫屏障。
  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让杨波瘦了一圈。他的双眼布满血丝,还熬出了黑眼圈。单位领导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经过多方协调,杨波的队伍逐渐壮大到16人,消杀科的职工终于可以变“四处游击”为“定点驻守”,大大减少了在路上奔波的频次。力量增强了,本领也要更高强。对于未掌握专业消杀技术的新手,杨波手把手地教,在短时间内把队伍带起来、把效率提起来了。
  我是党员我先来
  防疫消杀,程序非常严格。对于那些确诊、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及发热旅客乘坐过的车厢及邻近车厢,消杀人员必须“全副武装”,用含氯消毒液做好消杀。
  每次消杀作业,杨波和战友们都把自己武装得“密不透风”。背上20多公斤的电动喷雾器,戴上口罩和护目镜,穿戴完成的那一刻,人就已经开始感觉憋闷了,走不了一会儿就全身冒汗、衣服湿透。
  普速列车停在客技站里,杨波他们要负重前行爬三个高台阶才能上车。动车组列车如果没有停在站台上,就要踩梯子才能爬进车厢,甭提多费劲了。终到列车往往会关闭空调,车厢里空气流动性很差,因此消杀作业开始不久,全列车便弥漫着消毒液浓浓的刺鼻气味。口罩根本阻挡不了这味道往鼻孔里钻。但杨波并没有因此降低作业标准,车厢的行李架、通风口、连接处、厕所、地面、窗台、桌板、踏脚,一处不漏都喷到。消杀一列200米长的单编组动车组列车,平均要耗时50分钟。当终于可以脱下防护服透口气时,杨波早已是内衣湿透、口渴难耐了。
  相比普通列车的预防性消毒,确诊、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及发热旅客乘坐过的列车终末消毒要求更高、风险更大。穿着防护服,消毒液一喷,封闭的车厢里雾蒙蒙一片,往往看不清谁是谁。但同事们都知道,背着重装备走在最前面的,一定是杨波。他总说:“我是党员,又是负责人,有事我先来,你们跟上就行。”
  有人作过统计,防疫消杀工作最紧张的那段时间,杨波他们每天要步行2万步以上。从2020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他和伙伴们最高纪录是24小时消杀了160余趟车体。最忙的时候,杨波每日7时左右开始准备消杀作业,次日3时收工,4时才能回到驻地休息。
  消杀所用的化学药品均有极强的腐蚀性。喷雾器上的管子用不了多久就被腐蚀出小孔。由于长期接触腐蚀性药剂,他手上皮肤越来越干、布满细小裂痕,一接触热水就感觉疼痛难忍,只好每日用冷水洗手、洗脸。因为连续一段时间休息不足、佩戴双层口罩、接触消毒液等原因,他出现了耳痛、失眠、眩晕等反应,医生多次建议他住院或休养调理,但杨波选择了继续坚守在防疫第一线,理由很充分:“我是党员,又是临时党支部书记,年纪也比较轻,怎么能临阵退缩呢?”
  敬业报国是“大孝”
  杨波的家远在离南昌约60公里的共青城。每次通勤,他得先坐火车再骑电动车,回趟家非常不容易。平时,他难以顾家,只能拜托家人辅导孩子学习,靠姐姐照顾体弱多病的双亲。
  2020年农历除夕,恰逢杨波35岁生日,他原本计划在家里好好陪伴父母,全家人吃上一顿难得的团圆饭。除夕那天,杨波一直忙到下午才匆匆登上回家的火车。可到家刚端起饭碗,他就接到单位打来的电话,通知他初一一早到岗就位。杨波干脆利落地答道:“好的,我马上赶回单位。”
  放下电话,他满怀愧疚地对双亲说:“爸妈,实在对不起,这次疫情来得突然,我又不能陪你们了……”杨波的父亲安慰他说:“去吧,这是你的职责。”
  从去年1月25日起,南昌铁路疾控所消杀科转入“战时状态”,有时候忙得昏天黑地,他一整天都无暇给家里去个电话。家人们虽然很担心他,但都十分理解支持他的工作,基本没让他操心家里的事。
  事实上,家里此时急需杨波照应:他的父亲于2019年末被确诊为肺癌晚期,正在医院治疗。可2020年除夕夜后,杨波就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顾不上家里。父亲转院进行化疗,为支持杨波的工作一直瞒着,只由60多岁的母亲一人陪护。杨波去年曾在最忙之时,算好了挤出2个小时前往医院看父亲,但临行前突然接到信息,在管内终到的动车上发现确诊病例,要立即协调相关消杀事宜。于是,探望改为了打电话。
  春运期间,杨波带领列车消毒组迎难而上,累计消毒列车33331辆,其中对确诊、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及发热旅客乘坐过的列车进行终末消毒2261辆,避免了再度发生感染。
  杨波的战“疫”先进事迹,先后见诸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他也因此获得“最美铁道科技工作者”“江西好人”、江西省劳动模范、中央政法委“平安之星”等荣誉称号。杨波的父母通过媒体报道了解儿子的贡献后,不禁为之骄傲:“儿子,组织这么信任你,你一定要不负众望!”
  去年12月,父亲走了。杨波忍痛含悲,擦干眼泪,记着叮嘱,干好本职,和同事一道把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工作做得细致扎实,并以此告慰亲人、报效国家。
  杨 波
  2015年被评为南昌铁路局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4月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20年10月获得“江西好人”、江西省劳动模范称号,2021年2月被评为中央政法委“平安之星”。
  采访手记
  有志有心“铁”担当
  采访杨波,听他讲述青春故事,细品他的人生经历,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篇新闻报道,还有一位知心朋友、一个参照坐标。我们认识到,平安铁路是由许许多多像他这样的有志者、有心人用铁一般的担当来支撑和维护的。
  志向引领人生。18年前,受钟南山院士事迹的激励,杨波选择做一名防疫卫士。多年来,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他都坚持做好自己、不懈努力。他相信,唯有如此,才能做到“若有‘狼’来,必可应战”。杨波的经历给“机遇垂青有准备之人”以生动注解。
  青春需用来奋斗。这名风华正茂的铁路人、跟党旗前行的先锋队员,最能明白“我是谁”“为了谁”。杨波把党徽戴在胸前,将职责扛在肩上,阔步奋进、义无反顾。漫漫征途、荆棘密布,只要心中有使命、有责任,便能无畏前行。
附件:
回到顶部